宿迁经开区:用数字化为制造业锻造腾飞翅膀
宿迁经开区:用数字化为制造业锻造腾飞翅膀
宿迁网讯(记者 王晖 时晓凯)一分钟可以制作多少玻璃瓶?
近日,在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华兴玻璃有限公司新投入使用的三期项目生产车间,炉火不息、机器不停,一团团红色的“火焰”落入行列机,经过冷却等工序后,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便整齐地出现在传送带上。
(相关资料图)
“目前,我们一期、二期项目正在使用的是年产18万吨的玻璃瓶生产线,升级改造后为三滴料生产线,一分钟可以制作玻璃瓶230个左右,三期项目智能化程度更高,每分钟可以生产450个左右。”江苏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侯志坚介绍,为全面满足客户订单需求,该公司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调配充足生产资源,一手抓设备升级,一手抓生产管理,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华兴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玻璃瓶罐产品及设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产品深加工、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日用玻璃产品制造企业,目前拥有16家生产基地。宿迁项目于2007年落户,分别于2007年、2018年完成了一期、二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建成年产18万吨的玻璃瓶生产线。2021年,华兴玻璃启动三期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4月14日,三期项目正式点火投产,宿迁基地可年产35万吨轻量化玻璃瓶。
随着我国玻璃瓶罐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面对客户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技术、拉开档次、提高机速、降低能耗、减轻重量已成为玻璃瓶罐生产企业的共同诉求。为此,华兴玻璃以技术改造为龙头,狠抓创新发展,在环保工艺、温度微控、质检内测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水平大为提升。
侯志坚介绍,相比一期、二期项目,三期项目采用世界一流窑炉,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都大大提高,窑炉使用寿命延长8到10年。同时,三期项目以智能制造为重点,采用先进的窑炉电脑自控系统、产品自动检测系统等,实现了数字化实时采集与监控,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工作流程,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进一步提高。
除了大举进军数字化制造,华兴玻璃产品升级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公司已掌握小口压吹生产核心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玻璃瓶的重量相比同行业的最多可以轻几十克,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侯志坚介绍,目前企业玻璃轻量化水平已提升90%以上,各轻量化生产线均可长期、稳定、高效产出,轻量化产品产量占该公司总产值九成以上,成为华兴玻璃站稳市场的“招牌”。
“轻装上阵”的华兴玻璃,在经济环境的挑战下,显得更加从容。谈及未来发展,侯志坚信心满满。“目前,一期、二期项目生产线每天都开足马力,三期窑炉投入使用,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加持下,我们今年的销售额将超15亿元,实现质与量的‘双赢’。”
数字经济让现代产业体系更智慧,也在激荡发展新活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宿迁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园,生产研发两手抓成为江苏西游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基调。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该公司紧贴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和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智能洁具生产和检测设备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目前,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6件等,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年获批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我们和上海质检院联合开发了智能马桶除臭检测设备。今年,我们计划申报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积极参与行业细分领域技术标准制定,抢占行业话语权。”在该公司总经理肖光明看来,企业发展就是要强化基底,补短板、锻长板,寻求数字化赋能,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他透露,目前企业正在研发生产便携式老年扶手检测产品。“从做方案到交付产品,我们现在的研发生产周期可以缩短到35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坚定了我们继续深耕制造业的信心。今年,我们计划新上10条生产线项目、80套检测设备。”绘就发展蓝图,肖光明信心满满,他说,未来企业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要求,增强综合创新能力,把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沉淀下来,集成为简单易行的具体应用,将企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紧扣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市发展之路,宿迁经开区扎根实业,精耕细作,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铆足劲头发展高端制造业,聚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全区大中小企业敢闯敢干蔚然成风,涌动着一股蓬勃生命力,持续行业深耕、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前行。
关键词: